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弯小学美育课题
工 作 简 报
第 1 期
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弯小学美育课题
小学美育系统课程建设 项 目 组 2013年4月2日 |
目 录
【热点动态】
●何丽局长到我校调研
●美育课题被列为国家精品课程之横向课题
●从美育课题作业入手,让全员真正动起来
●美育课题纳入集团活动,搭建共享平台
【校内探讨】
●程辉校长组织学校行政深入探讨学校美育特色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加快“美育特色”建设步伐,商定成立课程项目组
●启动校园整体文化设计
●认准目标分工合作,项目负责人带好头
●课题组成员充电,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讨论修改大课间提升方案
●课题组成员参与学科微格审美化教学设计
【专家引领】
●学校美育课题小组部分老师到西南大学拜访赵伶俐教授,与赵伶俐教授的美育团队部分老师进行了初步研讨
●西南大学美育专家团队亲临大弯小学指导
●专题研讨达成共识
●专家组与课题组共商2013年课题计划
●个别交流与全员培训双管齐下
●聆听专家讲座,博采众长
●讨论子项目方案,深入社团,收集素材
【方案制定】
●项目组制定初步方案,赖冬梅校长执笔
●确定项目委托书、立项书
●总项目组、分项目组相继成立,计划、方案相继出炉
【远程互动】
●赖冬梅校长将学校近年来在美育方面的探索成果通过QQ传给了李雪垠。
●李雪垠通过网络要求大弯小学要按初步研究的情况迅速成立项目组
●电话交流
【专题培训】
●走进审美时代,追求幸福人生
●享受审美教育,做“五美”教师
【精练点评】
●基本情况
●作业点评
【热点动态】
●何丽局长到我校调研
2012年11月9日上午,青白江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何丽在基础教育科科长樊坤陪同下到大弯小学调研。
何丽局长一行在程辉校长、赖冬梅副校长、王廷志副校长的陪同下听了袁雨涵老师的随堂课。10点30分,何局长在樊科长及督学组马绍萍副主任的陪同下对大弯小学下一步发展进行了深入调研。
结合课堂观察和调研情况,何局长对大弯小学的教师队伍建设和美育特色建设提出了新的希望。她勉励学校教师要转变观念,要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她要求学校要加快发展速度,把美育特色课程体系做实做精,尽快把大弯小学打造成全市有影响力的品牌小学。还提醒要加快国际化项目的进程。
马主任建议:可以找到一些点,先开始进行,边做边改进。可以利用原来的资源,开始实施。
●美育课题被列为国家精品课程之横向课题
2012年12月26日,学校申报的《小学美育课程系统审美化建设研究》课题,被列为国家精品课程“课堂教学技术与艺术”横向课题。
●从美育课题作业入手,让全员真正动起来
2013年3月4日,赖冬梅校长在全体教师会上布置周鸣鸣教授的三个作业:班主任工作计划、班队活动方案设计、学生教育个案(教师三选一,3月25日前完成,主管收电子档,检查是否原创,然后发给赖冬梅,传给周教授)
●美育课题纳入教育集团活动,搭建共享平台
2013年3月8日,赖冬梅撰写教育集团活动方案,将美育课题活动纳入集团活动,将适时向集团成员学校开放我校的美育课题研究活动、培训活动等,实现资源共享。
【校内探讨】
●程辉校长组织学校行政班子深入探讨,学校美育特色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2012年11月8日,程辉、赖冬梅、王廷志一起探讨五圈课程体系的总目标以及各圈层应该涵盖的学科、工作方面等,初步确定以下内容:
1、核心课程(文理学科课程:语文、英语、数学、科学)的审美化模式
2、美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文理艺大综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国学经典、心理健康)的审美化模式
3、艺体课程(音乐、美术、体育、书法)的审美化模式
4、潜在课程(①环境:软环境、硬环境;②活动;③校园文化系统,即VI识别系统;计算机)的审美化模式
5、学校管理课程(“和谐”管理服务保障体系:科研管理、德育即学生发展管理、教学教务管理、教师发展管理、安全管理、财务后勤管理、党群团管理、集团管理……)的审美化模式
管理办法
1、五圈三级项目负责制
总项目组(1个)——圈层项目组(5个)——圈层内子项目组(5*N)
2、每个项目组设一个总的牵头人,下辖若干项目组成员
●加快“美育特色”建设步伐,商定成立课程项目组
1、2012年11月10日,程辉校长召开行政会,传达何丽局长11月9日到校调研的精神,表示学校“美育特色”建设要加快进度,关于五圈课程要确定一些负责人;校园环境建设要有一个总体构想。
初步商定,五圈课程项目总项目组成员。
2、2013年1月11日,总项目组成立大会在学校会议室召开。成员共计15人:程辉 赖冬梅 王廷志 郝雅莉 肖元丽 魏图英 舒元美 甘丽娟 陈培先 林立福 黄浩 胡轶雪 黄岭 普艺 廖学文。
●启动校园整体文化设计
1、2012年11月12日,召开行政扩大会,成立“校园文化设计工作组”,成员有程辉曾坤武 王永华 唐明建 赖冬梅
“蜀道行”品牌营销策划公司设计案例展示(徐楠 邓熔珲)
2、2012年11月13日,学校审定“蜀道行”公司的资质,以及初步的设计构想,确定委托该公司为大弯小学进行整体文化设计。
3、2012年11月16日,校长程辉与蜀道行公司签订“校园文化设计”合同(具体事项见校园文化形象策划创意设计委托合同,合同编号:SDX12-11-16-DW)
●认准目标分工合作,项目负责人带好头
1、2013年1月18日下午,程辉校长组织课题组成员讨论分工以及学校培养目标、课题研究目标、综合美育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问题。每个成员都阐述了自己的思考,在共同“亮牌”过程中,大家更清晰了自己探究的方向。程校长要求大家在撰稿过程中词语更儿童化一些。
2、2013年3月11日,程辉校长召集总课题组美读文化建设、综合美育实践活动、大课间提升项目负责人方案撰写执笔人研讨会。了解几个项目初步执行方案的目标、任务及进展情况,强调设计中注意充分利用现有的活动资源;在审美化方面提升;主题视点明朗;操作性要强;动员各方力量,每月有侧重,展现亮点。
●课题组成员充电,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013年2月3-4日,发放赵伶俐教授的专著《人生价值的弘扬》《视点结构教学技术》两本书给课题组成员阅读。
●讨论修改大课间提升方案
1、2013年3月20日,大课间提升子课题组相关人员讨论“大课间提升方案初稿”,提出修改意见。
2、4月3日,《大课间》综合美育实践活动课题试点方案调整:一是音乐包建设完成,必须兼顾经典传统与流行时尚曲目,行当与四季变化相联系。二是完成特色操项目的创编与排练(礼仪操),要求均在4月内完成。
●课题组成员参与学科微格审美化教学设计
学科微格(一节课15分钟)审美化教学设计的课堂打磨,确定人选:语文(吴红梅、余瑛)数学(杨果、吴梅、钟佩芸)英语(郑南英)音乐(王宇)美术(黄浩)体育(钟奕岭)科学(黄居寿),4月15日前试讲,修改,4月25日前定型。
【专家引领】
●学校美育课题小组部分老师到西南大学拜访赵伶俐教授,与赵伶俐教授的美育团队部分老师进行了初步研讨。
2012年11月4-5日,程辉 赖冬梅 王廷志 罗娜(小)到西南大学拜访赵伶俐教授,与赵伶俐教授的美育团队部分老师:潘丽、周鸣鸣老师(德育审美化专家)、李雪垠(美育研究博士生)、丁老师等进行了初步研讨,确定了以下内容:
1、下一步学校美育特色教育的项目大致内容:五圈课程建设
2、赵教授确定了西南大学方面这个项目的具体负责人:李雪垠 周鸣鸣。
3、双方商议确定了项目经费的来源方式:由大弯小学向西南大学项目组支付,一年一次
4、合作方式:双方相互往来 电话、QQ联系
5、赵教授强调:一要弄清美和美育的定义;二要知道各个阶段该做什么(目标清楚),三是关于五圈课程,基于新一轮的课改方向以及新课程标准,将美育项目的核心课程调整为“学科课程审美化”,第二圈为美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第三圈为艺体学科课程,第四圈是潜在课程(包括校园文化、各项活动、人际关系等),第五圈是学校管理。每一圈可以先选择一个点开始研究,然后制定好几年规划,分步实施。
赵教授强调第四点要建立美育项目的专档,专人负责档案建设与管理。
第五是课题研究的延伸问题(能辐射就辐射,集团内学校都可以成为子课题学校、活动可以在这些学校开展),要把美育、把这个学校看成是地区的文化中心。还可延伸到请中学参与,社会活动(比如学雷锋活动)相关联。
项目建议:大学引领基础教育……
强调第六点是要有成果意识:一是发展性成果,师生(人)和学校的发展,成果评价:三大目标体系转化为评价指标体系(浓缩),二是教学理论模式的发展,有基础模式,有变式。三是带动其他学校发展(做成辐射性发展报告),四是书面成果:发展目标、测量指标、发展报告(生、师、校)、书(理论设计+操作模式)
强调第七点:梳理成几个项目,实施项目负责制
第八点:有行动计划。
6、周老师强调:(1)整体项目名称先考虑:以美育贯穿学校的全过程,促进学校、师生的全面发展
(2)方案:为什么做? 怎样做?
7、李雪莹强调:(1)成立项目组 整理已有资源、做好顶层设计(高校)(2)核心必须落实到课程,相当于是美育课程的综合立体开发;建数字资源库、网络资源库、网站开辟专栏、依托名师精品课程。
●西南大学美育专家团队亲临大弯小学指导
2012年12月25-26日,赵伶俐教授及其团队成员李雪垠、周明鸣到大弯小学与教师座谈、听课、调研、做讲座。
●专题研讨达成共识
2013年1月8日晚,校长程辉在重庆与李雪垠、周鸣鸣就“美育课程系统建设”课题进行了专题研讨,对2013工作思路基本达成共识。
●专家组与课题组共商2013年课题计划
2013年1月16日下午,西南师大李雪垠博士、周鸣鸣教授、都莎老师一行三人到大弯小学调研,并与总课题组成员共同商议2013年的课题计划。在会上,李博士解读了课题执行方案中的“一体”“三维”“六亮点”;周教授解读了美育与德育的关系;都莎老师解读了哲学与美育的关系。课题组成员就方案以及疑难问题与专家团队探讨。
●个别交流与全员培训双管齐下
2013年3月1-2日,李雪垠博士、周明鸣教授到校进行专题讲座、全员培训。3月1日下午2:30-3:30与课题组成员交流假期读书心得;3:40-6:10全员培训《走进审美时代的学校教育》;3.2日上午8:30-11:30全员培训《审美化与班主任工作》
●聆听专家讲座,博采众长
2013年3月18日,程辉、王廷志、赖冬梅、黄浩到成都世界贸易中心聆听宾春余博士讲“人文校园建设”。
●讨论子项目方案,深入社团,收集素材
2013年3月28日,总课题组与专家组讨论子项目方案。在讨论会上,肖元丽、廖学文两位老师分别解读了“校园美读文化”方案、“大课间提升”方案的思路。李雪垠博士根据大家的讨论作了总结性建议:
1、针对“美读文化”:一是要全员动员,项目组牵头;二是要清楚美读中心为什么要建,其利益、价值、精神、魂、核心是什么;三是美读中心需要什么硬件,艺术作品和学生阅读的作品同时打造;四是美读中心软环境的建设,课外阅读的空间,校内为主、校内校外结合为辅,校内引导、以什么为依托;五是评价与展示的方法更亲近、更柔和。
2、针对“大课间”:一是校园集体舞项目和科学性;二是趣味项目将游戏作为载体;三是音乐的环节,学科理性美、艺术美结合进行第二次升华,对各个视点解读到位,从各个感官欣赏到美;四是经典音乐进课间、进校园。
3、最后专家组观察学校社团活动,拍摄了大量活动图片,供专题讲座用。
【方案制定】
●项目组制定初步方案,赖冬梅执笔
1、2012年11月8-15日,赖冬梅副校长召开项目组成员一起,商议制定综合美育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初步方案。
2、2012年11月30日,在西南大学美育专家团队和大弯小学课题组的共同努力下,大弯小学综合美育实践活动课确定初步方案(详细内容见方案)
●确定项目委托书、立项书
1、2012年12月4日,确定“项目委托书”内容、先申报区级课题事项。
2、2012年12月17日,办好“项目委托书”、区级课题《小学美育系统课程建设与应用研究》立项书。
●总项目组、分项目相继成立,计划、方案相继出炉
1、总项目组成立大会在学校会议室召开。
2、2013年3月5-7日,赖冬梅执笔撰写课题本学期执行计划;总课题组商议分项目成员名单(各项目组牵头人各成员具体分工)
3、2013年3月8日,组织分项目组会议,确定分项目方案执笔人(美读文化中心建设方案肖元丽、综合美育实践活动四月执行案 魏图英、大课间活动提升方案 廖学文),3月16日完成初稿。(3.25日上传李雪垠博士)
4、2013年3月16日,廖学文、魏图英、肖元丽上交美读文化建设、综合美育实践活动、大课间提升项目负责人方案初稿。
5、2013年4月3日-10日,根据专家的建议修改三大方案,以财富为视点。
【远程互动】
●赖冬梅将学校近年来在美育方面的探索成果通过QQ传给了李雪垠。
2012年11月6日,赖冬梅将学校近年来在美育方面的探索成果通过QQ传给了李雪垠。初步定的项目名称:小学课程审美化实践研究。李雪垠认为此名称定位较小,需要再修改。
●李雪垠通过网络要求大弯小学要按初步研究的情况迅速成立项目组,争取尽快确定方案
1、2012年11月7日,QQ交流,李雪垠要求大弯小学按初步研究的情况迅速成立项目组、一周以内制定初步方案,传给他们讨论,然后修改尽快立项。
要以教育局名义立项,或者是教育局委托大弯小学与西南大学共同建设美育特色学校。
2、2012年11月20日,赖冬梅副校长与李雪莹博士QQ联系,争取近期确定项目方案,西南师大最近几天会讨论方案。
3、2012年12月28日,大弯小学快递了学校美育课题的一些资料光盘和各年级各学科教材、教参给李雪垠课题组,以便于西南大学美育专家团队为我校量身定制一系列美育实践活动方案。
●电话交流
2013年3月19日,电话与李雪垠交流校园文化建设事宜。
【专题讲座】
●走进审美时代 追求幸福人生
2013年3月1日下午和3月2日上午,大弯小学全体教师在学校演播室参加了“走进审美时代,追求幸福人生”的美育专题培训。
两个半天的培训会上,西南大学卢作孚研究中主任、全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常务理事周鸣鸣教授分别作了《走进审美时代的学校教育》《审美化与班主任工作》两个专题的讲座。周教授旁征博引,从认识论、方法论等角度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构建和谐社会学校教育的审美化转型这一重大课题,还介绍了班主任工作审美化的途径与方法。周教授极具实践意义的理念、深入人心的观点引起了我们全体教师的共鸣与深度思索。
凝聚着周教授无穷智慧的讲座所传递出的正能量会引领我们在追求幸福美丽人生的道路上微笑、前行。
●享受审美教育 做“五美教师”
2013年3月28日晚上和3月29日下午,大弯小学全体教师在学校演播室参加了“享受审美教育,做五美教师”的美育专题培训。
在培训会上,西南大学美育专家团队李雪垠博士分别作了《美育与美的分类》《综合美育实践活动课程开发探索》两个专题的讲座。李博士从美育的定义、目标、美的形态入手引导老师们如何从体态、服饰、行为等方面做“仪表美、师德美、教学美、心灵美、个性美”的“五美”教师;又从美存在的领域和美的风格范畴进行了分类讲解;介绍了综合美育实践活动课程的逻辑构建和课程特点;最后还现场点评了廖学文老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大课间课题方案。
李博士的讲座让老师们对美育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和认识。我们相信,大弯小学美育实践的步子将会迈得更加坚实!
大弯小学教育集团以及双流东升小学的教师代表也应邀参加了此次活动。
【精练点评】
●基本情况
共收到作业52份,其中一年级9份;二年级9份;三年级8份;四年级7份;5年级3份;6年级11份;艺体组5份。其中:工作计划12份:活动13份;教育教学个案:27份。
●作业点评
(一)工作计划
1、总体评价:能掌握班主任工作计划制定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比如:掌握班级的一基本情况,针对班级存在的问题,明确工作目标,开展班级日常管理,干部培养;结合年级情况和季节开展活动,进行班风学风建设等。
2、需要注意的问题:
(1)对班级价值导向引导的核心作用的意识不够。
(2)班级管理与活动开展紧扣核心价值不够。因此,显得工作计划的重点不突出,逻辑性不强。
(3)一些计划的活动不落实。
3、工作计划的建议示范样本:
(1)张雪梅:路在脚下 梦在远方——六二班班主任工作计划;
评语:工作计划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思想明确,工作重点突出,能紧扣主题开展个相互的。活动有特色,且有操作性。标题紧扣主题,且富有文采。此篇可作为工作计划示范。
(2)李春霞:让环境更优美 让心灵更健康—— 一年级四班班务工作计划
评价:年级情况清楚,针对性强,能根据一年级特点开展工作,内容相当丰富,但需明确重点,理清各项工作的逻辑关系。
(3)袁雨涵:班主任工作计划
评语:对教育的责任感和精神都让人感动,工作计划内容丰富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呈现形式有创意,但须进一步完
善。
(二)活动设计
1、总体评价:
(1)活动设计的选题普遍较好,符合选题结合年级学生特点和季节、节日选题的原则。
(2)活动设计普遍具有较好的价值导向。从以下关键词概括活动内容,可看出活动设计内容较丰富。劳动、春天、文明、家乡、廉洁、环保、寻美、接龙(知识)、学雷锋、爱
家、植树
(3)形式活泼多样,将儿歌、诗朗诵、歌舞表演、小品、绘画、游戏等贯穿于活动过程中,符合小学生认知发展特点。
2、问题:
(1)对活动主题内涵及意义发掘不够,因此缺乏应有的深度。
(2)活动设计紧扣核心关键词延伸不够,活动设计结构的逻辑混乱。
(3)活动设计的建构性欠缺,促进学生主体的思维和情感发展性不够。
3、建议:
(1)为教师提供活动设计的价值引导网络体系。以财富为视点,结合小学德育大纲,梳理提炼小学生教育价值引导的主要关键词,建构价值教育引导的网络体系。
(2)提高活动设计的逻辑性。训练教师将视点结构教学原理运用于活动课程的设计中。《接龙妙妙妙》是已经发表的很成熟的活动设计示范样本。
(3)训练教师将美育原理运用于活动课程。
4、活动设计的建议示范样本:(这些样本也还需要进一步修改完善)
(1)路兴春:六年级3班班级活动主题:“让春天走进我‘家’来”
评语:活动选题很好,标题富有文学色彩。活动过程设计具有建构性。活动分小组,并贯穿从春天到整个学期,且形式多样,从选花、为盆栽命名、写养花日记、完成习作《我与春天的约定》......这些内容能让学生主体性、团队精神和创造性的发挥有很大空间。
建议:进一步制定好竞赛标准,引导活动深入,不失为一个好的活动设计方案。
(2)何萍:四年级二班“文明伴我行”主题班队活动方案
评语:选题有很强的针对性。在活动开始前对学生文明用语进行调查,针对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各种真实的场景和多种社会角色所遇到的真是问题,将文明传统教育和知识性的教育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结合。使活动具有很强的生命活力和实用价值。活动形式多样、活泼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
建议:活动增加家庭文明用语,活动中缺失了这方面的内容。
(3)吴红梅:家乡美——环保主题班会
评语:选题结合语文教学,将环保问题与爱家教育结合,很有价值。活动目的从了解家乡美——激发对保护地球的情操——展示、欣赏劳动成果,从认知到行动,目标层层递进,逻辑清晰。活动过程设计紧扣活动目标。
建议: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热情和创造行动是本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应充分运用美育原理实现活动设计目标。
(4)张训菊:接龙妙妙妙
评语:这是已经发表的很成熟的视点结构活动设计样本。
第三类:教育教学个案(以后再评)
●确定项目委托书、立项书
●总项目组、分项目组相继成立,计划、方案相继出炉
【远程互动】
●赖冬梅校长将学校近年来在美育方面的探索成果通过QQ传给了李雪垠。
●李雪垠通过网络要求大弯小学要按初步研究的情况迅速成立项目组
●电话交流
【专题培训】
●走进审美时代,追求幸福人生
●享受审美教育,做“五美”教师
【精练点评】
●基本情况
●作业点评
【热点动态】
●何丽局长到我校调研
2012年11月9日上午,青白江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何丽在基础教育科科长樊坤陪同下到大弯小学调研。
何丽局长一行在程辉校长、赖冬梅副校长、王廷志副校长的陪同下听了袁雨涵老师的随堂课。10点30分,何局长在樊科长及督学组马绍萍副主任的陪同下对大弯小学下一步发展进行了深入调研。
结合课堂观察和调研情况,何局长对大弯小学的教师队伍建设和美育特色建设提出了新的希望。她勉励学校教师要转变观念,要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她要求学校要加快发展速度,把美育特色课程体系做实做精,尽快把大弯小学打造成全市有影响力的品牌小学。还提醒要加快国际化项目的进程。
马主任建议:可以找到一些点,先开始进行,边做边改进。可以利用原来的资源,开始实施。
●美育课题被列为国家精品课程之横向课题
2012年12月26日,学校申报的《小学美育课程系统审美化建设研究》课题,被列为国家精品课程“课堂教学技术与艺术”横向课题。
●从美育课题作业入手,让全员真正动起来
2013年3月4日,赖冬梅校长在全体教师会上布置周鸣鸣教授的三个作业:班主任工作计划、班队活动方案设计、学生教育个案(教师三选一,3月25日前完成,主管收电子档,检查是否原创,然后发给赖冬梅,传给周教授)
●美育课题纳入教育集团活动,搭建共享平台
2013年3月8日,赖冬梅撰写教育集团活动方案,将美育课题活动纳入集团活动,将适时向集团成员学校开放我校的美育课题研究活动、培训活动等,实现资源共享。
【校内探讨】
●程辉校长组织学校行政班子深入探讨,学校美育特色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2012年11月8日,程辉、赖冬梅、王廷志一起探讨五圈课程体系的总目标以及各圈层应该涵盖的学科、工作方面等,初步确定以下内容:
1、核心课程(文理学科课程:语文、英语、数学、科学)的审美化模式
2、美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文理艺大综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国学经典、心理健康)的审美化模式
3、艺体课程(音乐、美术、体育、书法)的审美化模式
4、潜在课程(①环境:软环境、硬环境;②活动;③校园文化系统,即VI识别系统;计算机)的审美化模式
5、学校管理课程(“和谐”管理服务保障体系:科研管理、德育即学生发展管理、教学教务管理、教师发展管理、安全管理、财务后勤管理、党群团管理、集团管理……)的审美化模式
管理办法
1、五圈三级项目负责制
总项目组(1个)——圈层项目组(5个)——圈层内子项目组(5*N)
2、每个项目组设一个总的牵头人,下辖若干项目组成员
●加快“美育特色”建设步伐,商定成立课程项目组
1、2012年11月10日,程辉校长召开行政会,传达何丽局长11月9日到校调研的精神,表示学校“美育特色”建设要加快进度,关于五圈课程要确定一些负责人;校园环境建设要有一个总体构想。
初步商定,五圈课程项目总项目组成员。
2、2013年1月11日,总项目组成立大会在学校会议室召开。成员共计15人:程辉 赖冬梅 王廷志 郝雅莉 肖元丽 魏图英 舒元美 甘丽娟 陈培先 林立福 黄浩 胡轶雪 黄岭 普艺 廖学文。
●启动校园整体文化设计
1、2012年11月12日,召开行政扩大会,成立“校园文化设计工作组”,成员有程辉曾坤武 王永华 唐明建 赖冬梅
“蜀道行”品牌营销策划公司设计案例展示(徐楠 邓熔珲)
2、2012年11月13日,学校审定“蜀道行”公司的资质,以及初步的设计构想,确定委托该公司为大弯小学进行整体文化设计。
3、2012年11月16日,校长程辉与蜀道行公司签订“校园文化设计”合同(具体事项见校园文化形象策划创意设计委托合同,合同编号:SDX12-11-16-DW)
●认准目标分工合作,项目负责人带好头
1、2013年1月18日下午,程辉校长组织课题组成员讨论分工以及学校培养目标、课题研究目标、综合美育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问题。每个成员都阐述了自己的思考,在共同“亮牌”过程中,大家更清晰了自己探究的方向。程校长要求大家在撰稿过程中词语更儿童化一些。
2、2013年3月11日,程辉校长召集总课题组美读文化建设、综合美育实践活动、大课间提升项目负责人方案撰写执笔人研讨会。了解几个项目初步执行方案的目标、任务及进展情况,强调设计中注意充分利用现有的活动资源;在审美化方面提升;主题视点明朗;操作性要强;动员各方力量,每月有侧重,展现亮点。
●课题组成员充电,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013年2月3-4日,发放赵伶俐教授的专著《人生价值的弘扬》《视点结构教学技术》两本书给课题组成员阅读。
●讨论修改大课间提升方案
1、2013年3月20日,大课间提升子课题组相关人员讨论“大课间提升方案初稿”,提出修改意见。
2、4月3日,《大课间》综合美育实践活动课题试点方案调整:一是音乐包建设完成,必须兼顾经典传统与流行时尚曲目,行当与四季变化相联系。二是完成特色操项目的创编与排练(礼仪操),要求均在4月内完成。
●课题组成员参与学科微格审美化教学设计
学科微格(一节课15分钟)审美化教学设计的课堂打磨,确定人选:语文(吴红梅、余瑛)数学(杨果、吴梅、钟佩芸)英语(郑南英)音乐(王宇)美术(黄浩)体育(钟奕岭)科学(黄居寿),4月15日前试讲,修改,4月25日前定型。
【专家引领】
●学校美育课题小组部分老师到西南大学拜访赵伶俐教授,与赵伶俐教授的美育团队部分老师进行了初步研讨。
2012年11月4-5日,程辉 赖冬梅 王廷志 罗娜(小)到西南大学拜访赵伶俐教授,与赵伶俐教授的美育团队部分老师:潘丽、周鸣鸣老师(德育审美化专家)、李雪垠(美育研究博士生)、丁老师等进行了初步研讨,确定了以下内容:
1、下一步学校美育特色教育的项目大致内容:五圈课程建设
2、赵教授确定了西南大学方面这个项目的具体负责人:李雪垠 周鸣鸣。
3、双方商议确定了项目经费的来源方式:由大弯小学向西南大学项目组支付,一年一次
4、合作方式:双方相互往来 电话、QQ联系
5、赵教授强调:一要弄清美和美育的定义;二要知道各个阶段该做什么(目标清楚),三是关于五圈课程,基于新一轮的课改方向以及新课程标准,将美育项目的核心课程调整为“学科课程审美化”,第二圈为美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第三圈为艺体学科课程,第四圈是潜在课程(包括校园文化、各项活动、人际关系等),第五圈是学校管理。每一圈可以先选择一个点开始研究,然后制定好几年规划,分步实施。
赵教授强调第四点要建立美育项目的专档,专人负责档案建设与管理。
第五是课题研究的延伸问题(能辐射就辐射,集团内学校都可以成为子课题学校、活动可以在这些学校开展),要把美育、把这个学校看成是地区的文化中心。还可延伸到请中学参与,社会活动(比如学雷锋活动)相关联。
项目建议:大学引领基础教育……
强调第六点是要有成果意识:一是发展性成果,师生(人)和学校的发展,成果评价:三大目标体系转化为评价指标体系(浓缩),二是教学理论模式的发展,有基础模式,有变式。三是带动其他学校发展(做成辐射性发展报告),四是书面成果:发展目标、测量指标、发展报告(生、师、校)、书(理论设计+操作模式)
强调第七点:梳理成几个项目,实施项目负责制
第八点:有行动计划。
6、周老师强调:(1)整体项目名称先考虑:以美育贯穿学校的全过程,促进学校、师生的全面发展
(2)方案:为什么做? 怎样做?
7、李雪莹强调:(1)成立项目组 整理已有资源、做好顶层设计(高校)(2)核心必须落实到课程,相当于是美育课程的综合立体开发;建数字资源库、网络资源库、网站开辟专栏、依托名师精品课程。
●西南大学美育专家团队亲临大弯小学指导
2012年12月25-26日,赵伶俐教授及其团队成员李雪垠、周明鸣到大弯小学与教师座谈、听课、调研、做讲座。
●专题研讨达成共识
2013年1月8日晚,校长程辉在重庆与李雪垠、周鸣鸣就“美育课程系统建设”课题进行了专题研讨,对2013工作思路基本达成共识。
●专家组与课题组共商2013年课题计划
2013年1月16日下午,西南师大李雪垠博士、周鸣鸣教授、都莎老师一行三人到大弯小学调研,并与总课题组成员共同商议2013年的课题计划。在会上,李博士解读了课题执行方案中的“一体”“三维”“六亮点”;周教授解读了美育与德育的关系;都莎老师解读了哲学与美育的关系。课题组成员就方案以及疑难问题与专家团队探讨。
●个别交流与全员培训双管齐下
2013年3月1-2日,李雪垠博士、周明鸣教授到校进行专题讲座、全员培训。3月1日下午2:30-3:30与课题组成员交流假期读书心得;3:40-6:10全员培训《走进审美时代的学校教育》;3.2日上午8:30-11:30全员培训《审美化与班主任工作》
●聆听专家讲座,博采众长
2013年3月18日,程辉、王廷志、赖冬梅、黄浩到成都世界贸易中心聆听宾春余博士讲“人文校园建设”。
●讨论子项目方案,深入社团,收集素材
2013年3月28日,总课题组与专家组讨论子项目方案。在讨论会上,肖元丽、廖学文两位老师分别解读了“校园美读文化”方案、“大课间提升”方案的思路。李雪垠博士根据大家的讨论作了总结性建议:
1、针对“美读文化”:一是要全员动员,项目组牵头;二是要清楚美读中心为什么要建,其利益、价值、精神、魂、核心是什么;三是美读中心需要什么硬件,艺术作品和学生阅读的作品同时打造;四是美读中心软环境的建设,课外阅读的空间,校内为主、校内校外结合为辅,校内引导、以什么为依托;五是评价与展示的方法更亲近、更柔和。
2、针对“大课间”:一是校园集体舞项目和科学性;二是趣味项目将游戏作为载体;三是音乐的环节,学科理性美、艺术美结合进行第二次升华,对各个视点解读到位,从各个感官欣赏到美;四是经典音乐进课间、进校园。
3、最后专家组观察学校社团活动,拍摄了大量活动图片,供专题讲座用。
【方案制定】
●项目组制定初步方案,赖冬梅执笔
1、2012年11月8-15日,赖冬梅副校长召开项目组成员一起,商议制定综合美育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初步方案。
2、2012年11月30日,在西南大学美育专家团队和大弯小学课题组的共同努力下,大弯小学综合美育实践活动课确定初步方案(详细内容见方案)
●确定项目委托书、立项书
1、2012年12月4日,确定“项目委托书”内容、先申报区级课题事项。
2、2012年12月17日,办好“项目委托书”、区级课题《小学美育系统课程建设与应用研究》立项书。
●总项目组、分项目相继成立,计划、方案相继出炉
1、总项目组成立大会在学校会议室召开。
2、2013年3月5-7日,赖冬梅执笔撰写课题本学期执行计划;总课题组商议分项目成员名单(各项目组牵头人各成员具体分工)
3、2013年3月8日,组织分项目组会议,确定分项目方案执笔人(美读文化中心建设方案肖元丽、综合美育实践活动四月执行案 魏图英、大课间活动提升方案 廖学文),3月16日完成初稿。(3.25日上传李雪垠博士)
4、2013年3月16日,廖学文、魏图英、肖元丽上交美读文化建设、综合美育实践活动、大课间提升项目负责人方案初稿。
5、2013年4月3日-10日,根据专家的建议修改三大方案,以财富为视点。
【远程互动】
●赖冬梅将学校近年来在美育方面的探索成果通过QQ传给了李雪垠。
2012年11月6日,赖冬梅将学校近年来在美育方面的探索成果通过QQ传给了李雪垠。初步定的项目名称:小学课程审美化实践研究。李雪垠认为此名称定位较小,需要再修改。
●李雪垠通过网络要求大弯小学要按初步研究的情况迅速成立项目组,争取尽快确定方案
1、2012年11月7日,QQ交流,李雪垠要求大弯小学按初步研究的情况迅速成立项目组、一周以内制定初步方案,传给他们讨论,然后修改尽快立项。
要以教育局名义立项,或者是教育局委托大弯小学与西南大学共同建设美育特色学校。
2、2012年11月20日,赖冬梅副校长与李雪莹博士QQ联系,争取近期确定项目方案,西南师大最近几天会讨论方案。
3、2012年12月28日,大弯小学快递了学校美育课题的一些资料光盘和各年级各学科教材、教参给李雪垠课题组,以便于西南大学美育专家团队为我校量身定制一系列美育实践活动方案。
●电话交流
2013年3月19日,电话与李雪垠交流校园文化建设事宜。
【专题讲座】
●走进审美时代 追求幸福人生
2013年3月1日下午和3月2日上午,大弯小学全体教师在学校演播室参加了“走进审美时代,追求幸福人生”的美育专题培训。
两个半天的培训会上,西南大学卢作孚研究中主任、全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常务理事周鸣鸣教授分别作了《走进审美时代的学校教育》《审美化与班主任工作》两个专题的讲座。周教授旁征博引,从认识论、方法论等角度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构建和谐社会学校教育的审美化转型这一重大课题,还介绍了班主任工作审美化的途径与方法。周教授极具实践意义的理念、深入人心的观点引起了我们全体教师的共鸣与深度思索。
凝聚着周教授无穷智慧的讲座所传递出的正能量会引领我们在追求幸福美丽人生的道路上微笑、前行。
●享受审美教育 做“五美教师”
2013年3月28日晚上和3月29日下午,大弯小学全体教师在学校演播室参加了“享受审美教育,做五美教师”的美育专题培训。
在培训会上,西南大学美育专家团队李雪垠博士分别作了《美育与美的分类》《综合美育实践活动课程开发探索》两个专题的讲座。李博士从美育的定义、目标、美的形态入手引导老师们如何从体态、服饰、行为等方面做“仪表美、师德美、教学美、心灵美、个性美”的“五美”教师;又从美存在的领域和美的风格范畴进行了分类讲解;介绍了综合美育实践活动课程的逻辑构建和课程特点;最后还现场点评了廖学文老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大课间课题方案。
李博士的讲座让老师们对美育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和认识。我们相信,大弯小学美育实践的步子将会迈得更加坚实!
大弯小学教育集团以及双流东升小学的教师代表也应邀参加了此次活动。
【精练点评】
●基本情况
共收到作业52份,其中一年级9份;二年级9份;三年级8份;四年级7份;5年级3份;6年级11份;艺体组5份。其中:工作计划12份:活动13份;教育教学个案:27份。
●作业点评
(一)工作计划
1、总体评价:能掌握班主任工作计划制定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比如:掌握班级的一基本情况,针对班级存在的问题,明确工作目标,开展班级日常管理,干部培养;结合年级情况和季节开展活动,进行班风学风建设等。
2、需要注意的问题:
(1)对班级价值导向引导的核心作用的意识不够。
(2)班级管理与活动开展紧扣核心价值不够。因此,显得工作计划的重点不突出,逻辑性不强。
(3)一些计划的活动不落实。
3、工作计划的建议示范样本:
(1)张雪梅:路在脚下 梦在远方——六二班班主任工作计划;
评语:工作计划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思想明确,工作重点突出,能紧扣主题开展个相互的。活动有特色,且有操作性。标题紧扣主题,且富有文采。此篇可作为工作计划示范。
(2)李春霞:让环境更优美 让心灵更健康—— 一年级四班班务工作计划
评价:年级情况清楚,针对性强,能根据一年级特点开展工作,内容相当丰富,但需明确重点,理清各项工作的逻辑关系。
(3)袁雨涵:班主任工作计划
评语:对教育的责任感和精神都让人感动,工作计划内容丰富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呈现形式有创意,但须进一步完
善。
(二)活动设计
1、总体评价:
(1)活动设计的选题普遍较好,符合选题结合年级学生特点和季节、节日选题的原则。
(2)活动设计普遍具有较好的价值导向。从以下关键词概括活动内容,可看出活动设计内容较丰富。劳动、春天、文明、家乡、廉洁、环保、寻美、接龙(知识)、学雷锋、爱
家、植树
(3)形式活泼多样,将儿歌、诗朗诵、歌舞表演、小品、绘画、游戏等贯穿于活动过程中,符合小学生认知发展特点。
2、问题:
(1)对活动主题内涵及意义发掘不够,因此缺乏应有的深度。
(2)活动设计紧扣核心关键词延伸不够,活动设计结构的逻辑混乱。
(3)活动设计的建构性欠缺,促进学生主体的思维和情感发展性不够。
3、建议:
(1)为教师提供活动设计的价值引导网络体系。以财富为视点,结合小学德育大纲,梳理提炼小学生教育价值引导的主要关键词,建构价值教育引导的网络体系。
(2)提高活动设计的逻辑性。训练教师将视点结构教学原理运用于活动课程的设计中。《接龙妙妙妙》是已经发表的很成熟的活动设计示范样本。
(3)训练教师将美育原理运用于活动课程。
4、活动设计的建议示范样本:(这些样本也还需要进一步修改完善)
(1)路兴春:六年级3班班级活动主题:“让春天走进我‘家’来”
评语:活动选题很好,标题富有文学色彩。活动过程设计具有建构性。活动分小组,并贯穿从春天到整个学期,且形式多样,从选花、为盆栽命名、写养花日记、完成习作《我与春天的约定》......这些内容能让学生主体性、团队精神和创造性的发挥有很大空间。
建议:进一步制定好竞赛标准,引导活动深入,不失为一个好的活动设计方案。
(2)何萍:四年级二班“文明伴我行”主题班队活动方案
评语:选题有很强的针对性。在活动开始前对学生文明用语进行调查,针对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各种真实的场景和多种社会角色所遇到的真是问题,将文明传统教育和知识性的教育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结合。使活动具有很强的生命活力和实用价值。活动形式多样、活泼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
建议:活动增加家庭文明用语,活动中缺失了这方面的内容。
(3)吴红梅:家乡美——环保主题班会
评语:选题结合语文教学,将环保问题与爱家教育结合,很有价值。活动目的从了解家乡美——激发对保护地球的情操——展示、欣赏劳动成果,从认知到行动,目标层层递进,逻辑清晰。活动过程设计紧扣活动目标。
建议: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热情和创造行动是本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应充分运用美育原理实现活动设计目标。
(4)张训菊:接龙妙妙妙
评语:这是已经发表的很成熟的视点结构活动设计样本。
第三类:教育教学个案(以后再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