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铸忠诚,丹心写华章 ----记大弯小学特级教师俞琳

发布时间:2019-04-15文章来源: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弯小学 浏览次数:

俞琳,民革党员,本科学历,中小学高级教师。武威市第四届政协委员,甘肃省特级教师,陇原名师。先后获得甘肃省青年教学能手、甘肃省专家组网络研修优秀教师十佳人物、武威市“三八”红旗手、武威市“园丁奖”等荣誉称号。所执教的6节课分别在省市教学评优中获奖。多篇文章发表于《甘肃教育》《吉林教育》等刊物。3项研究课题通过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鉴定,其中一项被评为省级优秀课题。2019年3月被成都市青白江教育局通过人才引进到大弯小学任教。

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搏击疆场的经历,只凭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恪尽职守的扎实作风,谱写了一篇又一篇教育教学的精美华章,她就是大弯小学特级教师俞琳同志。

俞琳,女,生于1973年,本科学历,中小学高级教师。1991年教学以来一直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先后兼任班主任和语文教研组长工作。2002年评为“武威市骨干教师”;2007年被评为“甘肃省青年教学能手”;2010年被评为“甘肃省专家组网络研修优秀教师十佳人物”;2011年被评为武威市“‘三八’红旗手”;2012年被武威市委市政府授予“园丁奖”;2014年被评为甘肃省特级教师;2018年被评为 “陇原名师”。28年来,她热爱教育事业,将满腔热情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之中,用一颗赤诚之心奉献着青春,用爱编织孩子们的美好未来,以真诚的心灵去诠释着自己的人生追求。“让每一位学生喜欢她的课堂教学”是她事业追求的目标;“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是她的自律信条;“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是她的殷切期望。

自参加工作以来,她时时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她恪尽职守,忘我工作,埋头苦干,成为爱岗敬业的楷模。作为班主任的她爱生如子,精诚所至,得到了学生的爱戴,社会家长的普遍认可。 

她不断学习和钻研,始终是课程改革的先锋。2003年新课程改革武威试点在民勤城区四所小学开始实验,她冲锋陷阵,做课程改革的先行员。2013年秋,为打造民勤县标准化寄宿制小学——南关小学,她又作为一名先行者,在那里刻苦钻研潜心研究语文教学工作。

“让每一位学生喜欢我的课堂教学”是她的努力方向。28年的教学生涯,经过潜心钻研,反复实践,锤炼了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1996年她在乡下时获民勤县教育局组织的优质课,并录制《海滨小城》一课在全县各辅导站推广(现保存录像带一盘),2004年她为全市的新课改做语文观摩课《骆驼和羊》一节并获奖;同年她执教的《观察鱼》参加全省课堂评优获一等奖;2015年她执教的《读书乐园》获市级一等奖;2016年执教的《陶罐和铁罐》分别获市级一等奖和省级二等奖;2017年被推荐为武威市“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活动评委;2018年执教的《绝句》分别获得市级一等奖、省级二等奖。如今她总结出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朗读品味式教学法。在教学的同时,她不断总结经验,先后有6篇论文发表于省级刊物,3篇发表于市级刊物,2篇发表于县级刊物。共10篇论文获奖,其中国家级3篇,省级4篇,市级3篇。2012年6月研究成果《小学中低年级语文作业设计与探究》获武威市第三届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课题研究方面,她经历了参与学习到逐步成熟的成长过程。2004年,她作为骨干力量参与学校的课题《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评价研究》;2009年自己主持课题《小学中低年级作业设计与研究》被立为省级“十一五”规划课题,经过4年的艰苦努力,于2013年通过鉴定。在教育教学研究方面,她更是潜心钻研。2016年10月作为第一参与人积极研究的两项课题《寄宿制小学有效开展课外阅读的研究》和《浅谈城区寄宿制小学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问题及对策》通过省级鉴定,其中《寄宿制小学有效开展课外阅读的研究》获全省优秀课题奖。

她不光注重自己成长,更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甘愿做青年教师的引路人,成为青年教师的良师益友。她常常深入青年教师的课堂听课,指出课堂教学中的优缺点。她喜欢和青年教师共同钻研教材,一起备课,甚至帮青年教师设计课堂教学中的每个环节。鼓励青年教师积极进取,很多教师在她的指导下取得了不同级别的优质课奖项,成为市、县级骨干教师,她自己也获得了省级教师指导奖。2013年,作为县上优秀小学教学骨干的她被抽调到了民勤县南关小学,担任语文教研组长,新学校的领导对她寄予厚望,希望她能为南关小学这所新办小学的成长出力,为培养青年的教学骨干做出贡献。她不负众望,在指导青年教师方面不遗余力,抓住第一年的契机,利用语文教研组活动对老师们做了很多培训,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到语文作业书写,从低年级的识字写字课到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规范了整个学校的语文课堂教学,在她的努力下,整个学校的语文教学很快步入正轨,积极推进新的教育理念,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她构建“寄宿制小学有效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123’运行模式”,创造性地将教育科研搞得有声有色。

她从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逐步成长为一名当地很有辐射力的教育名师。辛勤耕耘,取得了丰硕的收获。一份份的荣誉,一点一滴的成果,留下了特级教师、陇原名师成长的足迹。荣誉令人瞩目,但在成绩面前,她不骄不躁,不满足于现状,为突破教育科研的区域性瓶颈,她于2019年3月孤身一人来到成都市青白江大弯小学,向着她人生的理想、向着她事业的更高峰迈进。一腔热血,一片丹心,我们有理由相信,俞琳老师的人生之路会因为昨天的辛勤付出而丰富厚重,更会因为今天的不懈努力而精彩纷呈。她会在青白江大弯小学这片沃土上更加努力前行,桃李芬芳。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