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求真也求美,艺术求美也求真——沈致隆教授莅临大弯小学讲学

发布时间:2015-11-06文章来源: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弯小学 浏览次数:

2015年11月4日,在瑟瑟秋风中,大弯小学迎来了一位贵客——沈致隆教授。今天,沈教授将为我们进行“科学与艺术的交融”专题讲座。本次活动由大弯小学副校长赖冬梅主持,参加活动的有大弯小学骨干教师及兄弟学校的教师代表。

沈教授主要从“科学与艺术话题的来源”,“科学与艺术的内在联系”,“科学与艺术的相互作用”三个方面来讲述。讲座虽涉及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医学、心理学、哲学、美学、文学、音乐、绘画、雕塑、舞蹈等多个学科领域,但沈教授以自身经历为例,并结合大弯小学美育教育,风趣幽默地倾情讲述了科学与艺术的交融。整个讲座活动氛围轻松愉悦,内容浅显易懂,精神深刻隽永。 

沈教授首先从科学家李政道、文学家福楼拜、“钱学森之问”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教改趋势谈起,揭示了科学与艺术交融的话题来源与必要性。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艺术修养。沈教授结合大弯小学的美育探索,指出要在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上下功夫,重视教学的综合性,才能培养出复合型人才和领军人物。学校应加强美育的渗透与融合,深入发展与挖掘各学科的美育价值。

沈教授还列举了中外科学家和艺术家的生平或作品,来说明科学与艺术的共性——都需要献身精神、创新意识和美学追求。科学求真也求美,艺术求美也求真。科学与艺术是共通的,相连的,即使是多么枯燥、深奥的理工学科也有独特的美。科学需要想象、灵感和艺术;艺术需要逻辑和科学。同时具备科学精神与审美素养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成长,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

最后,沈教授谈到,科学与艺术的交融能使想象力与创造力得到发挥,科学提高公众素养,艺术利于身心健康。尤其在现在高压力的时代,科学与艺术的魅力鼓励人们把痛苦化为欢乐,在科学与艺术中寻找精神家园。做美育离不开科学,更离不开艺术。教师首先要成为复合型的人,才能培养复合型的人才。

讲座结束后,沈教授就大弯小学的美育工作与老师们进行了互动。老师们畅谈感想,积极提问,沈教授耐心作答。他指出,科学家、艺术家的人生就是一种美。我们培养孩子,要美育德育结合,注重道德情操教育,让孩子们眼里有美,让孩子从小就有精神家园。学校做美育,提倡美育,就不要受周围的影响,要更坚定,更坚强。

三个多小时的讲座活动在愉快地交流中结束了。本次讲座让不仅让老师们获益匪浅,也更坚定了大弯小学“以美育作为名片——以美育人,一以贯之”的办学理念。大弯小学的老师们将在专家的引领下,乘风破浪,不断前行!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