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化课堂观察的教学行为优化策略研究 ——大弯小学、海螺沟寄宿制小学科研课题校际融合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9-04-10文章来源: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弯小学 浏览次数:

4月9日,阳光正好,春风不燥。沐浴着暖阳的大弯小学迎来了甘孜州海螺沟寄宿制小学罗太校长一行。

来宾走进校园,参观了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推门进教室观摩了我校教学常态课。下午,在智慧教室,我校数学组全体成员、省特级教师俞琳与来宾进行了一次校际融合课题研讨活动。共同的教育情怀让大家有着很多的教育共鸣,分享方法、分享智慧,大家相互切磋交流,共同提升进步。

在本次研讨活动中,海螺沟寄宿制小学的两位老师给大家分别呈现了两堂不一样的数学课。陈老师执教的四年级《字母表示数》以脍炙人口的青蛙儿歌引入新课,在揭示强化环节深入引导学生探究青蛙只数与青蛙嘴、腿数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交流、探索中体会不同数量之间的关系怎样用字母来表示。而由彭老师支教的五年级《分数的除法》,彭老师重构教学环节,以探索、研究的方式去建立分数除法的计算模型,让学生在操作、交流、质疑、评讲中,得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课后以数据化课堂观察小组以数据为依托进行课堂教学行为分析。教学设计有效性观察组老师指出,两位老师的教学环节时间分布还可以进行调整,将教学的黄金时间更多地致力于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内容模型的建立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自主总结归纳在回归环节进行提炼。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观察组老师指出:每一位老师应该提高提问的质量、层次,用问题引领学生思维发展,而高频率的提问次数,低层次的提问质量对学生的思维引导是有负面影响的,每节课教师应该注意评讲的方式应该多元化,更多地从判断性评价向具体性评价转变,从而正面引导学生思维发展。学生参与情况的观察组老师提出,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应该全面地关注学生,避免教学盲区。随后小组活动有效性观察组老师也对小组活动的有效度提出了建议。

本次研讨会的第二个议程由肖洪主任主持,他就我校参与的成都市科研课题《基于数据化课堂观察的教学行为优化策略研究》与大家展开沙龙式讨论。指缝很宽,时间太瘦,但大家热情很高,质疑、争辩、明晰声不绝于耳,就研究题目凝练,选题缘由论证,核心概念界定,研究内容设计,研究方法选用,研究创新提炼等有了新的认识,有了新的行动方向。

校际融合,资源共享,均衡发展。我们期待着每一次的交流与碰撞都促进反思,带来精彩!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