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际融合共探讨,数据观察促提高——大弯小学、城厢学校校际融合研修活动

发布时间:2020-06-23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2020年6月22日,大弯小学肖洪创新工作室部分成员到城厢学校参加了两校校际融合研修活动。

首先,城厢学校的黄强老师向参会的老师们展示了一堂六年级的复习课——《圆柱和圆锥的复习》。黄老师从思维导图出发,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圆柱、圆锥的相关知识。并分别从圆柱的特征、表面积、体积,圆锥的特征、体积几个方面带领学生进行基础和拓展练习。整堂课结构分明、层层递进,在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中,框架留到脑海、知识落到实处。

课后,城厢学校的李校长对两校的校际融合研修活动表示了肯定,并提出了希望。在教学中,老师们要以问题为起点,围绕问题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最后解决问题达成目标。在教研中,老师们要进行深度的思考,探究教学中多维的方法。李校长表示,两校应当继续加强校际教研、教师结对,共同探讨如何提炼教学主张,对每类课型进行教学建模,以此互相促进、提高。

之后,大弯小学肖洪校长以数据化课堂观察为平台,向老师们展示了数据视野下的“4C”美课堂。聚焦于当前世界共同追求的核心素养“协作、交往、创造性、批判性思维”,我们的“4C”美课堂赋予了其新的内涵:善于沟通交流的人情美,充满合作协作的和谐美,独具创造创新的智慧美,充盈批判质疑的思维美。肖校长详略得当地介绍了大弯小学“4维度22视角176观察点”课堂观察体系,从客观、科学的角度对课堂、教师、学生等进行分析和评价。

接着,大弯小学的四位老师分别就不同维度对黄强老师的课堂观察进行了数据分析。甘莉娟组长按照大弯小学“视点结构教学六环节+”的每个环节用时分配、每个环节评价、每个环节问题分布等视角对组织教学环节进行了分析。吴梅组长从四类问题——判断性提问、叙述性提问、述理性提问、扩散性提问的次数及相应对学生应答的评价等视角对教师提问进行了分析。杨果主任就学生应答的类型、次数、完成质量、区域分布等视角对学生参与应答进行了分析。郑天霞老师就小组合作学习的次数、任务完成的时间和质量、小组活动设计的层次、学生个体动手操作与合作交流的表现等视角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分析。

最后,两校的各位老师针对研讨课、教学教研、课题研究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大家都意犹未尽,收获颇丰。相信在两校常态化的校际融合研修活动中,学校的合作会更密切有效,老师们会取得更大的提升!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dwxx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