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优质到现代化,学校治理的“求是”之道

发布时间:2021-01-14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2035年要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系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教育现代化首先需要一批有现代教育思想的校长,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特征是与时俱进,与建设现代化强国的要求相适应,即教育要切实服务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2021112日,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弯小学副校长、成都东部新区石盘小学校长肖洪受《教育家》杂志委托,主持了《教育家》杂志线上圆桌论坛第51期,有全国各地知名校长共10人参加论坛。论坛主题为“从优质到现代化,学校治理的‘求是’之道”,10位校长围绕3个核心议题发言,分享了对于学校现代化发展的经验和思考。


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第一实验学校袁卫星校长、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十五中学赵敏占校长和湖北省武汉市光谷第五小学习海平校长就“议题一、如何看待校长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角色转变?”先后发言,分别以《面向未来,做文化的建设者、课程的引领者》、《在变与不变中行走》、《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校长应该“守正出新”》为题目进行了分享,就现代化教育进程的校长角色转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徐华校长和潍坊峡山区二七一双语小学韩相福校长就“议题二、如何构建民主参与、多元共建的学校治理体系?”发言,徐华校长以《学校治理——现代学校建设的必由之路》为题就学校治理的实践层面实现现代化展开分享,韩相福校长以《为每一个而赋能》为题主要讲解了控制、民主、赋能三者融合运行,激发多元治理主体参与决策、执行与监督,从而构建法治、开放、协调、自主的现代化学校治理体系。

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青岚学校张振春校长、山东省安丘市青云双语学校徐军民校长、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博奥学校李琳校长、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第七中学李安业校长和郑州市金水区未来小学李艳艳校长5位校长就“议题三、如何使教师专业发展体系更加科学合理?讲述自己的观点,他们发言的题目分别是《如何整体规划教师队伍建设》、《“双成长双引领”是教师发展的科学路径》、《立足课堂开展研究,打造科研创新团队》和《用设计思维为教师成长赋能》,他们阐述了“六型”教师打造、教师“五认同”发展体系、“四段三维”助推教师等等观点,为现代化教师专业发展给出了成熟的模式。



2021年如期而至,这是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建党100周年,“十四五”开局,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唯有行动,才有收获,这是教育人信奉的精神。本期“从优质到现代化,学校治理的‘求是’之道”主题论坛的召开,正好是对这句话的最佳注脚。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dwxx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