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家庭教育观--家长故事

发布时间:2014-11-24文章来源: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弯小学 浏览次数:

                                                                             我们的家庭教育观
                                                                            ——2019届3班韦浩鋆爸爸

    说起教育孩子,每个父母都有说不完的话题。孩子的成长倾注了我们太多的心血与爱,同时孩子也带给我们数不清的欢乐。孩子一天天在成长,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到如今的小小儿童,他们的变化带给我们很多的惊喜。
下面我来谈谈我们家庭的一些教育心得:
1、 努力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我认为现阶段教育孩子,主要还是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我采取的是“小时严、大时宽”。幼儿园、小学时期,孩子还比较听话,好管教,容易养成好习惯,这时我对儿子以严为主。孩子只要小时侯养成好习惯,大了也就会自己管好自己。因此小学是培养孩子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关键期,在这个年龄段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最为有效,如果过了这个年龄段,再进行这种教育,效果可能就差多了。
2、 与孩子沟通,制定合理的奖励和处罚制度
为了规范孩子的日常行为,让孩子主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洗碗、洗自己的内裤、袜子等,在生活上养成好习惯,我将孩子每天需要做的事情一件件列出来,能按要求做到的就奖励,不能做到的就适当的处罚,至于怎样奖励和处罚,需要与孩子沟通好,并得到孩子的认同,这样他才会主动的去完成。
3、 注重德育的教育
我家非常重视德育,会做人才会做事。德育教育我们主要从要求儿子不说谎、不要别人的东西、不乱丢垃圾这样的小事做起,德育内容也是随孩子的成长而变化。注重孩子国学的学习,在家中,要求孩子作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在学校要求孩子做到“尊敬老师,听从老师的教诲。”上课时要做到认真听课,要按时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一切作业,团结同学,要做到取长补短;在学校要争取多做对大众有益的事情。希望孩子通过学习国学经典,让传统文化,走进他的日常生活,规范他的日常行为,成为他成长路上的“指南针”。
4、 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家里要求孩子做作业姿势端正,认真、不马虎,鼓励孩子多看课外书,通过近几年的培养,孩子养成了睡前看书的习惯。我们和学校老师之间经常保持联系,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和思想态度,询问孩子在校的学习态度,听课是否认真、发言是否积极等情况,如果知道孩子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回家后就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
5、 教育孩子要有奋斗目标
教育孩子要立大志,人无志向就不能成大器。志向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所以我经常督促孩子要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且要让孩子知道只有经过不懈的努力,自己的目标才能达到。
以上是我教育孩子的粗浅心得,我深知,孩子的每一步成长都浸透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我真诚感谢:帮助孩子获得知识、快乐成长的老师们!!
                             
     

 

                                                                              与女儿一起成长
                                                                         ——2019届6班  邹昕益爸爸
 
    女儿从幼儿园跨入小学已经一年多了。逐渐的她已能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爱上了她的学校、老师、同学们。看到女儿一天天地成长、进步,心里由衷地高兴,特别想真诚地感谢大弯小学、感谢二.六班的老师们,你们辛苦了!有了你们的爱心,细心和耐心,孩子们才能健康、快乐、茁壮成长。
    与女儿相伴七年,与她的定位一直是师生、朋友、同学间,在终身学习、努力探索中体验美好快乐人生。在与女儿一起成长的过程中,有些许体会,与大家共勉。
    把爱放生,做父母的不要事事包办,只有自理能力很强的小孩子,什么事都难不住她了,她才会自立、自强、自信,这也是为她自己以后的人生打下基础。
    尊重孩子,做父母的一定不要把孩子看成自己的私有财物,想打就打,想骂就骂,小孩子也有尊严,你只有尊重她,她才会学会尊重你,尊重别人,这样她才会在以后的人生路上能得到更多的朋友。
    爱不等于纵容,做父母的一定不要事事顺着孩子,要学会怎么拒绝孩子,要让她知道,你为什么要拒绝她,你的拒绝理由是什么?要让她知道有时对她的拒绝也是对她的一种爱,人生漫长的路上不一定都会事事如意,就算不如意,她也懂得怎么做。
    要学会赏识孩子,不要分数是第一,过分给孩子太多的压力,要知道每个孩子的身上都会有闪光点,你要懂得发现,也要懂得条条大道通罗马,做父母的要因材施教,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得到快乐。
    要重视品德教育,要知道先学做人后成才的道理,只有一个品行优良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敬重,只有品行优良的人才不会走太多的错路,要把理想、信念和爱心做为主要教育目标,由始至终贯穿在孩子的教育中。
    要教孩子生存技能,现在大多的小孩子都是在双职工家里出生,没有家长会一天到晚都陪同在孩子的身边, 做父母的要教会孩子平时基本的生存技能,不要随便接受他人的礼物,知道常见的安全符号和标志,懂得在遇到危险时该怎么做。
     爱孩子,就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爱孩子,就应该使孩子自立;爱孩子,就应该使孩子自尊;爱孩子,就应该使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探索精神。
     女儿在成长,我也在成长,我真心希望与女儿一起进步、一起快乐、一起面对今后的人生。

 

 

 

 


育儿心得
首先对孩子不批评、不抱怨、不打骂、不责备。
其次注意聆听,鼓励孩子多谈关于他自己的事。
第三就是在孩子面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第四不随意给孩子做承诺,但是答应的事就要完成。
最后我们家长朋友应保持一颗爱玩的童心。
——2019级4班 张家明妈妈《我的育儿心得》

    欣赏教育。欣赏孩子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最佳手段。
    互相尊重。让孩子懂得尊重老师、尊重父母,有助于孩子自觉矫正自己的日常行为。
    引导教育。老师和父母是他的领航员。在他不自觉的时候,我们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检查督促;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及时进行指导。同时,我们注重发现他的不足、特长和兴趣,有针对性开展引导。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他成名成家,我们只希望他在今后的生活中因为有能力而更自信、更多地体味生活的乐趣!
                                                                                                                    ——2019届2班    陈宇健妈妈《育儿心得》

    孩子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成长为一个略懂人事的少年,这过程凝聚着我们做父母的一番心血。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性格大方,随和,学习成绩优秀,深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欢,虽然付出了不少辛劳,却也收获了不少快乐,但在家庭教育上依然还存在许多教育中的困惑值得我们家长去思考......
——2018届5班  蒋邓明爸爸《小学生家庭教育浅谈》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会很灿烂的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不要看着别人的怒放了、自己的那颗还没动静就着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细心呵护慢慢长大,陪她沐浴阳光风雨,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相信孩子,静待花开。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她是一颗参天大树!不知是谁说的这段话,觉得特别美!感觉是送给我的,也送给所有的家长。
——2019届5班  浩洋妈妈《陪伴,欣赏,等待》

7年前随着宝贝来到我的生活里,我从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女孩变成一个每天围着女儿转的母亲,我就下决心要把所有的爱给她——我最爱的女儿(何梦涵)。平时对女儿也不是要什么给什么,每当她表现得很棒的时候,为了鼓励她就给她一定的奖励。教育她从小要做个诚实、独立、善良的好孩子,培养她喜欢各种运动的爱好。
——2019届5班  何梦涵家长《严是爱,宽是害》

在陪女儿成长的岁月中,其实还有许许多多类似的细节,是女儿在感动和提醒着我,使我不断反醒和思考,同时,我的眼光也变得开阔多了。
——2015届1班  易之皙妈妈《家有女儿共成长》

我家孩子仿佛就是那只“蜗牛”,尽管她如蜗牛般用极其缓慢的速度在学习,但她始终在前进着。虽然这份等待需要极大的耐心与毅力,可如果没有她,也不会让我品尝到其中的酸甜苦辣,更不会促使我从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2019届7班 李奕好妈妈  林娟《牵着蜗牛散步》

有人说,孩子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种思想,就会收获行为;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会收获品德;播种品德,就会收获美好的前程。
怎样教育孩子,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这项工作我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在努力学习了。在女儿的眼里我是一位慈母也是一位严母。
——2017届5班冯紫岩妈妈  许陈陈《慈母,严母》


                                                                       家庭教育故事

    说到阅读,刚开始我们真的很头疼,她不看书,反而厌倦,后来我们想到去图书馆,让她感受感受看书的氛围,并不是她所认为的无聊,没想到第一次去几分钟就出来了,我们也没灰心,反反复复用尽方法,经过努力后的成果是女儿现在每天晚上睡觉前必须要看半个小时的课外书才会睡,也会吵着去图书馆了,这让我很欣慰。
——2019届1班  蒲肖缘妈妈《家庭教育的苦与乐》
    今年夏季的一天,比女儿大4岁的侄儿买了一包冰球,一个人躲在角落里“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不愿分给女儿吃,她很伤心哭着找我帮她去要,这时候我给了她两元钱说:“江可舟,你该怎么做呢?”于是她自己去买了一包同样的冰球回来。找到表哥说:“小哥哥,你吃完了吗?我这里还有我们一起吃吧。”小哥哥脸红了,赶紧说“妹妹对不起!”我当时很惊讶也很欣慰。晚上女儿对我说“妈妈,小哥哥说他以后的玩具和好吃的都会和我分享了,我做得对吧!”我立刻对她竖起大拇指使劲表扬她,女儿高兴极了。通过这件事,他们俩更亲了,女儿不但学会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和完善了自己 ,还带动了别人进步。
    女儿,妈妈没有帮你是想你学会解决困难,不是妈妈不爱你!
多少个夜晚看着熟睡的女儿,我会想:亲爱的宝贝,你以后的人生路还很长很长,还有太多的坎坷•困难•风险,总有一天我们会离你而去,你必须要自己去面对去解决去战胜去拼搏去获得成功。你不能成为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无论爸爸妈妈多爱你都不能为你做完所有的事情。       
    女儿,不是妈妈不爱你!
——2019届8班  江可舟妈妈《女儿,不是妈妈不爱你》

    刚上一年级的朵朵学得很吃力,我还记得因为一道题我给她讲了四十分钟她都不明白,我发火了,她推倒了书桌,丢了书,我气急了打了她,想不到她居然用她学过的跆拳反击我,还说;“哪个打我,我就打他!”。我冷静下来,找来两张纸说;“你对我有意见就写下来,妈妈也写”,最后我们交换了纸条,她是这样写的;“亲爱的本子,今天妈妈打了我,好痛,我觉得她不是我妈妈。”我的心一阵刺痛,是不是我把她逼得太紧了。孩子刚上一年级确实不太适应,最主要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和大多数家长一样嘴里说不看重分数,但心里把分数看得很重,最终经儿童医院诊断朵朵患上轻度神经尿频(我给她的压力过大)。拿着诊断书,我后悔啊,我恨自己,我拉着朵朵哭着向她道歉,反而朵朵抱着我说;“没关系妈妈,你是为我好”。反而孩子安慰了我,我看到她宽容的心,对于她打人,我和教练沟通,让她多学多理解武术精神: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
孩子的一生不仅学习重要,还有一样更重要:学好做人。一次我的妈妈感冒发烧了,我无法马上回家,我拨通了电话,让朵朵照顾婆婆。没想到,在我回家之前,朵朵像我们照顾她一样,给婆婆测体温,端水吃药,像个大人似的摸着婆婆的额头“婆婆你乖,睡一会儿”,关上门开始打扫家里的卫生,包括擦灰、扫地、拖地。朵朵并不是一朝一日就会这些,是平时我们会让她学着做,开始不尽人意,慢慢就越做越好,她做错事我会罚她洗厕所,她开始不去,说脏,我会清楚告诉她;“我们每个人都要为家里做事,否则我们不是一家人”责任感对孩子尤为重要,它是孩子能否解决问题,能否进取,能否合群的关键。
——向朵怡家长《爱与尊重伴随孩子成长》

    为了培养儿子读书阅读的兴趣和爱好,在儿子出生后,我就坚持给他购买各类书籍、订阅各类儿童杂志,多年来,还把睡前读书作为我们俩母子每天的“必修课”,或他听我读,或他读我听,或我们分段朗读,对于一些好词好句,用笔勾下,对不懂意思的词语,我们还一起查阅字典、词典,直到弄懂为止。在短短的三十分钟里,我们享受着亲子阅读带来的乐趣。
——2017届某孩子妈妈《我们一起读书吧》

    记得三年级有一次放学回家,女儿兴奋地告诉我:“妈妈,今天听写词语老师要求用钢笔写。”马上她又为难地说:“用钢笔写错了怎么办,擦不掉涂上黑点又很难看。”结果那天听写,她先用铅笔写了一遍,再用钢笔描上,然后用橡皮擦擦掉铅笔字。本来作业能很快完成为了书写的美观,就费了很多时间,可女儿却毫无怨言、非常有耐心地去做。连续几天作业都如此,慢慢地几次之后她就熟练地直接用钢笔写作业了。从这件事我体会到两点,一是好的生活习惯对学习也是有帮助的;二是兴趣。只要孩子感兴趣的事,无论多么麻烦,多么费时,她都会努力地完成。
——2017届1班康力文家长《让故事精彩地延续》

    记得儿子在刚上一年级时,一天中午,我发现他的文具盒里有一支不是他自己的铅笔,我便问他怎么回事?他说是因为表现好老师奖励的,但我看他说得支支吾吾,便一眼看穿他在撒谎,但我并没有立即拆穿他,而是说:儿子真棒,表现越来越好了,我去QQ群里炫耀一下。儿子听后心慌了,满睑涨得通红,立刻对我说:“妈妈对不起,不是老师奖励的,是我和同学换的。我下午就去还给同学,下次再也不撒谎了。”我见儿子不停地道歉,他自己也很伤心,我就没有更加严厉的责备他,而是给他空间让他自我反省,并予以改正。从那以后,每当他遇到什么事或困难时,他都会找我沟通,这也使我俩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2018届3班 许乃中妈妈《育儿,从小事开始》

    一天,儿子跑来对我抱怨班里某个同学很讨厌,一股脑儿地对我说了很多很多那个同学的缺点。
我笑着问他:“你喜欢吃苹果吗?”他愣了愣,但仍回答道:“不喜欢,我喜欢吃梨。”
    “那有没有喜欢吃苹果的人呢?”
“当然有!”
“那你不喜欢吃苹果是苹果的错吗?”
 儿子笑:“当然不是!”
“那你不喜欢这个同学是他的错吗?”
——2019届1班廖家鹏妈妈《正确引导,让孩子不再有挑剔的目光》

 

    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有一个完美和谐的大家庭,对父母孝顺,对朋友礼让,让孩子学会做一个孝顺和感恩的人。周末我们都要带孩子去爷爷奶奶家,帮助爷爷奶奶种菜养鸡,感受到劳动艰辛的同时,也让孩子体会到大家庭的和谐和温暖。孩子知道姥姥的家很远,也知道我每周都要给他们打电话问候,虽然她只回过两次老家,特别是去年春节的一次探亲,让孩子特别能感受到河南老家亲戚的热情,回来后天天在家里数着她有几个表妹表弟,也经常给他们电话聊天,孩子的热情也会感染我们,让我们更加感觉到亲情的可贵。每到我们家庭成员过生日时,她都要认真地提前一天给你做好生日礼物,可贵的是自己动手,拿起画笔和剪刀,纯手工打造,别出心裁。今年她给我的生日礼物是一个立体活动三维贺卡,里面还写了一首歌颂妈妈的散文诗,还用卡纸做了个活动的小桃心,上面画了一个大大的“爱”字,这份花了她两个晚上时间的礼物,我特别喜欢,放在了我的书桌上,每天都能感受到女儿的浓浓爱意。
——2017届5班  李星月妈妈《亲子教育之爱的学堂》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

友情链接